都说竹荪有肥皂味,它凭啥是香的?

来源:视讯中国 时间:2017-04-05 20:17:51.0

织金大叔王波的童年记忆里,竹荪是一种美味,父辈捡到了就会做来吃。它的气息是清香的,有点儿类似贵州柏木油特有的香气,干品的味道一般比鲜品浓。食材特有的香气是大厨最喜欢做文章的地方,1961年,金日成访华的宴会菜单上有一道茉莉花竹荪汤,用花香来配合竹荪的柏木香。

竹荪成熟体包括菌柄、菌裙、菌盖,都可以吃,但质地脆嫩略有差异,这让它的口感很有层次,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肉肉的蘑菇。它的菌盖脆脆的,类似毛肚;蕾丝一样的菌裙,很爽口,嚼起来是“嘎吱嘎吱”的。菌柄的海绵状结构,也是脆爽的,还有很多小孔,能饱吸鲜汤,使它的味道更加鲜香爽滑。当然,织金人最爱吃的还是菌柄,也是竹荪最肥美的部分。将菌柄切段,小圈圈的肉是最厚的,想想就垂涎三尺。

虽然织金人也吃生竹荪蘸酱或者竹荪炒肉片,但真正上得了台面的还是竹荪汤。汤是稠而滑的,竹荪是脆的,其海绵结构的空洞吸饱了汤汁,融合了两种口感。

农家最简易的做法是等汤烧开后,直接将其放进锅里煮开,盛入碗中,加点葱、胡椒、生姜末调配,让竹荪素面朝天地当上主角。竹荪的吸附力很强,因此这道菜的制胜点在于汤要清,味要纯,咸味不宜重。

“最好吃的还是竹荪炖鸡。”王波认为,用竹荪炖鸡或者炖排骨,都是极好的,肉的味道能强化竹荪松脆鲜美的特色。可惜,这样的美味,要家有喜事才能吃得到。

竹荪是美味,竹荪是钱

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在传统上食用竹荪的国家,我国食用竹荪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,竹荪自古就被列为“草八珍”之一。竹荪属于鬼笔属,英文是臭臭角的意思,它的菌盖有油,带有特殊味道,清洗后可去除。一般竹荪的菌油都有或多或少的臭味,织金竹荪,学名为红托竹荪,是竹荪家族中唯一的清香型竹荪,也是品质最好、价格最贵的一种。

1983年,国家工作人员一般仅有四、五十元的工资,织金野生竹荪售价为每公斤340元。当时在香港,每公斤的价格是4000-6000港元,相当于一两黄金。有人认为竹荪的天价不仅仅是物以稀为贵,还因为它上了国宴。七十年代以后,国宴四菜一汤里的汤经常用竹荪汤。1971年,尼克松访华菜单中有芙蓉竹荪汤;1986年,伊丽莎白女王访华菜单里的汤是“推沙望月”,白沙是竹荪,月是蛋黄。据说,织金竹荪在海外身价倍增缘于这些菜单里所用的竹荪,都产自织金。

王波的少年记忆里,竹荪是一种货币。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,一棵野生竹荪要卖五分钱到几毛钱不等,品质好的甚至能卖到2元钱,在当时几乎可以买10斤大米。一般老百姓捡到一棵竹荪,多半是不舍得吃的,都卖了。王波曾经捡到过一朵空前绝后的大竹荪,居然卖了二块五角钱,这简直是一笔巨款。

“以前捡竹荪是为了吃,后来是为了钱。”王波说,夏天的清晨是捡竹荪最好的时候,太阳刚生,薄雾未散时是属于竹荪的时间,这时气温适中,空气湿度大, 有利于竹荪开花。

竹荪有蛋,有柄,有裙,还有盖,自然地生长在潮湿、阴凉的竹林丛中。

在竹荪生长季节,多数情况下,它们都是在上午10点钟以前完成开花的整个过程。10点以后,由于气温升高,空气相对湿度减少,不利于竹荪开花,通常情况下,中午以后都看不到新长出来的新鲜竹荪了。

过去, 不管天晴下雨,天才蒙蒙亮,大家就争先恐后去山前山后的老竹林捡竹荪。王波介绍,竹荪长在腐殖土里,被厚厚的竹叶掩盖,还是蛋时难以察觉,等开花后才比较容易找到。没有及时采摘,一两天后,竹荪就会自行萎谢。

织金竹荪从5月上旬到8月下旬都有,在六七月份最多。今年8月下旬,以先团队来到了织金桂果镇,这里距离贵阳100公里,竹林稀稀拉拉的分布在山间,一两百平米一丛,大部分都在民居附近,每个小小的竹林里,都能找到十几个竹荪蛋和三五棵竹荪,由于我们抵达的时间是下午,找到的竹荪都已经萎谢了。村民张育英介绍,出竹荪的时间基本要过去了,零散的几个,大家都懒得捡了。

“村里的竹林都是属于每家每户的。”王波说,去得最早的,先不慌到自家竹林,而是蹑手蹑脚地摸进别人家的竹林,一旦竹荪到手,或者听见脚步声,赶快开溜。

捡竹荪也有些风险,王波记得有次差点被吊在竹枝上的小青蛇咬到,这种小青蛇全身青翠欲滴,和翠竹浑然一体,很难察觉。另外还得提防竹叶里的蜈蚣、癞蛤蟆等小东西。

每发现一朵竹荪,王波就蹲下来,小心翼翼拨开枯竹枝,握着竹荪菌托一掰,根就断了,捡起来放进提篮里。注意,竹荪的菌裙、菌柄很脆嫩,极易折断,采摘时应轻拿轻放。

如果是自己吃的竹荪,摘下来后,王波会马上去掉粉红色的菌托和黑褐色的菌盖,仅保留洁白的菌裙和菌柄。菌托不能吃,菌盖上面有菌油,抹在衣服上很难清洗,抹在竹荪的柄或者裙上,会影响品质。如果是用于销售,捡竹荪的时候,每一朵都要摆放好,避免菌油带来的污染,拿回家后,用水把菌油清洗掉。

王波是当地有名的捡竹荪能手,对竹荪的习性了如指掌,他出去转一圈,就能捡一小篓。10点之前,王波就会带着他的收获回家,中午或晚上,一家人就可以吃上最鲜美的竹荪汤了。“鲜竹荪是最好吃的。”

在织金,竹荪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特别功用,夏天炖鸡或做菜时,加几朵竹荪,吃不完的菜放几天都不会变味。很多人索性给每道菜里放一朵竹荪,当作防腐剂了。竹荪成为一种价格昂贵的“奢侈品”后,这种做法也销声匿迹了,就连王波,也只能吃到一些残次品了,味道自然不如从前。

“村民之间的冲突也多了起来。”小时候,擅闯他人竹林及偷捡竹荪,了不起是一顿骂,竹荪值钱后,惩罚就升级为一顿打了。为此,每年都有严重的斗殴事件发生。

干品品质不同,口感有天壤之别

野生竹荪生长在有大量竹子残体和腐殖质的竹林地里,过去产量极少,贵州全省年产仅数百公斤,出口都难以满足,人们很难吃到它,所以愈加显得珍贵。

竹荪的价值激发了很多人驯化栽培竹荪的念头。1985年夏天,原本在织金县国营桂花林场当工人的吴勇,成功研发出人工栽培竹荪的技术,织金竹荪进入了产业化的时代。

目前,织金全县已建成桂果镇、黑土乡、白泥乡等竹荪种植示范基地20余个,竹荪种植面积达1.2万亩以上,产量达1500吨以上,实现产值6亿元以上。

“炒竹荪比炒股票还刺激!有人发了,也有人败了。”吴勇现在的身份是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织金竹荪研究所所长,他亲眼目睹了这三十年来织金竹荪市场的风云诡谲。

在“草八珍”中,竹荪得到的赞誉最多,也最容易被人诋毁。因为市场上销售的均是干货,而竹荪的制干过程,对品质的影响非常大,品质不同,表现出来的口感有天壤之别。

鲜竹荪加工成干品以自然晾晒为最好,若遇阴雨天气也可烘干,但要勤翻,以免炕糊或变黄影响品质。

以前,王波们捡回来的竹荪,如果当天不去卖,老人会用一根棕树叶子的筋穿过雪白的菌柱,倒挂在向阳的板壁上,将它晾晒成干品。现在当地更多是用竹签子或者铁丝。这种晾晒方式,会留下两个小洞,对竹荪的品质有影响,外形不完美了。

如今,当地普遍采取烘干的做法。加工后的竹荪,以体壮、肉厚、色白者为上品。好的竹荪,闻起来有一点点香味,以雪松烯和雪松醇为主要成份,置于沸汤时膨大如鲜品,久煮不烂,尤其是菌柄能够饱吸汤汁,具有清鲜脆嫩的口感。差的竹荪,有一种洗洁精的味道或肥皂味,甚至有一种刺鼻的异味,吃到嘴里,感觉很晦气。

“鲜竹荪的菌柄是雪白的,但晒干或烘干后,颜色会变成淡黄色或浅黄色。”吴勇说,烘干最好是用柴火,如果用煤,煤烟很容易沾染到食品上,会导致二氧化硫超标。市场上一度认为,竹荪越白越好,有人为了使竹荪的颜色好看,采用硫磺进行熏制,二氧化硫超标就更严重了。

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安健华介绍,用硫磺熏制的竹荪表面非常的洁白,而且能够延长保质期,保存很长时间,这样的竹荪如果湿润,会转变成亚硫酸,对我们的眼睛、我们的声道都会引起刺激性作用,轻微也会引起呕吐腹泻,对胃灼伤。

在桂果镇的织金红托竹荪立体化栽培拓展示范种植基地里,我们看到了另一种设备,那是一个巨大的电烤箱,把门打开后,一层层的抽屉里躺满了竹荪,该基地归属于贵州织金西南联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其负责人孙钰介绍,采取电烘干的方式,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竹荪的品质,外形完美,不变色,也不存在二氧化硫的问题。

虽然现在有许多人工培植的竹荪,市场上也有大量的干竹荪出售,但野生的鲜竹荪无论在气味还是口味上都更胜一筹,王波至今还保持着一种习惯,自家吃的竹荪,全都是自己上山去捡来的,“野生的,新鲜的,味道最好。”






















网友评论

全部评论
溯源关键词
优品有好货
  • “金果”黄金梨

    “金果”黄金梨

    “金果”,golden pear,这个灿烂的名词并不特指某种水果,更多是借物抒情的寄托。

    特惠价:

  • 冬枣甜蜜只在当下

    冬枣甜蜜只在当下

    冬枣不仅味道可口、皮脆、肉质细嫩、汁多无渣、甘甜清香,而且营养极丰富。

    特惠价:

  • 宜兴百合

    宜兴百合

    如何区分宜兴山百合与普通百合

    特惠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