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视讯中国 时间:2017-04-05 19:48:32.0
刚从泥土里刨出来的新鲜百合.
“八月半,挖百合”
这是传统宜兴百合的采收时间 。在外工作的宜兴人,这个时候回家也喜欢带走一大包刚刚从泥土里刨出来的新鲜百合。
在宜兴当地,百合的吃法很简单,洗干净了直接煮百合汤,一般会加入冰糖,调和苦味。另外,百合煮粥,也很常见。
需要注意的是,煮百合的火候很重要,以中火十分钟为宜,时间短了,还有点硬,不够糯;时间长了,就面了,还有淡淡的苦腥味,很像不好吃的鱼肉。
以前在宜兴,无论是结婚办酒席还是小孩的满月酒,最后一定要上一道百合莲子甜汤,意味着甜甜蜜蜜。
今年8月底,以先团队前往宜兴,追寻百合。
宜兴百合是止咳良药
太湖流域,气候温润,物产丰饶,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。
古代太湖有“一湖跨三洲”之说,今天的太湖,北临无锡,南濒湖州,西依宜兴,东近苏州。烟波浩淼的太湖,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,闻名遐迩的有太湖三白,太湖珍珠,太湖螃蟹等。
在宜兴人张丽眼里,被誉为太湖之参的宜兴百合,才是太湖的最佳馈赠。
"这是药百合,其他是菜百合。"
张丽说,唯有宜兴百合,可以入药,并被写入本草纲目。“它有补中益气、润肺止咳、宁心安神等功效。”
张丽并不是生来就喜欢吃宜兴百合。小时候,奶奶有点哮喘,特别喜欢用一种不像蔬菜又不像水果的东西熬粥。那就是百合。夜晚,奶奶会从瓮头里取出两颗桃子大小的百合,一瓣一瓣地剥。
第二天一早就在小锅里熬粥吃。奶奶熬的百合粥,从来不放糖。奶奶说,要的就是百合那纯正天然带有清香的苦味,放了糖,就破坏了这一道真味。
虽然奶奶说这是好东西,虽然每年都会吃很多,但张丽对宜兴百合没有一点好感,因为它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苦味!放了糖也是苦的。张丽到北京上大学后,就吃不到百合粥了。
有一次,她得了咳嗽,夜不能睡,吃药,打吊针,都不见好转,一拖就是半个多月。奶奶托人给她带来了宜兴百合,熬粥吃了三天,咳嗽竟神奇地止住了。“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,味觉会变得迟钝。”一直不吃的苦瓜,张丽也能接受了。至于宜兴百合,她竟然慢慢地喜欢吃了,仔细品味后,其实它是糯糯的,散发着清香,虽然初尝觉得有点苦,但后来会感觉丝丝的甜蜜。
太湖渎区种植的百合品相最好
宜兴百合在明代以前就有栽培记载。明代农书《花蔬》中说“百合宜兴最多,人以其根馈”,其味浓而微苦,肉质软糯,药用价值较高。
百合一直是宜兴太湖渎区农民的大宗农产品,是苏州、无锡、常州和上海人的至爱滋补食品,甚至远销全国十多个省每到挖百合的时节,村子里就挤满了二道贩子。
以往,宜兴当地人多认为太湖渎区“夜潮地”里出产的宜兴百合品相最好。据介绍,“夜潮地”很神奇,白天干爽如香灰,一到夜黑,便水意氤氲,离开这种特定的土壤,百合就没有苦味,也就没有药效。
在宜兴,这样的夜潮地相传有一百块,都位于太湖西岸,原称这类地为百渎。
历史上,宜兴百合鼎盛时期,太湖渎区村庄种植百合面积超过万亩。可是,到2005年,太湖渎区种植的百合减少了不少,而且产量、品相也大不如前。以先团队来到宜兴周铁镇洋溪村,脚下正是久负盛名的宜兴百合历代生长之地,当下正是百合成熟采收之时,视野里却没有大块的百合田。一眼望去,这里有的是连片的蔬菜大棚。一位正在田里劳动的农民叹息道:“百合?不多了,不多了。我家十年前种了5亩,去年只种了5分,今年1棵也不种啦。”
这位村民回忆,过去太湖边是成片的百合,可惜现在风光不再了。在宜兴城里工作多年的徐华生,其老家在太湖边上的茭渎村,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村里每年种植几百亩百合,而现在已经很少农户种植了。
宜兴百合产地悄然迁移
农作物关乎生计。百合虽是宜兴的传统和骄傲,但对于农民来说,他们选择种植与否的理由只有一个:能不能赚钱。
过去,宜兴渎区主要种植百合、萝卜、西瓜、冬瓜等,宜兴百合虽然价格比现在低许多,但种百合的收入比种这些大路菜高一倍,所以渎区农民争相种植。但由于长期连作,导致百合的“个子”越来越小,产量越来越低,价格越卖越贱,最便宜时只有二三元一斤。再加1991年和1999年两次特大洪涝灾害后,把百合都淹死了,留下的种子十分稀少。90年代,蔬菜生产飞速发展,新品种、新技术不断推广,种菜的效益提高,特别是大棚蔬菜,亩效益超万元,种一亩宜兴百合的收入还不如种半亩毛菜,2000年后太湖渎区种植百合的农户越来越少。
但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后,百合价格迅速上涨,渎区农民回过头来试图扩种百合,由于蔬菜复种次数高,大量使用化肥,土壤酸化、盐渍化、土传病害严重,能种的地已不多了。
在物种演变过程中,人工栽培的作用越来越大。
前十几年,宜兴百合将绝种的担心普遍存在,时至今日,宜兴百合又在菜场、餐厅和厨房里随处可见。
在宜兴百合热销的时候,很多人都在研究,试图把百合种植阵地从渎区转移到山区。据1726年宜兴县旧志记载,“山药、百合俱产湖滨,其产山石间者坚细味佳不易多致”,说明山区曾经出产。宜兴山区有更广阔的、洁净的土地,可能会生
产出更高产优质百合。
宜兴市农林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,实践证明,夜潮地或山砂地都可以种宜兴百合。夜潮地,其实也是砂土地,夜间潮气过来,土壤变得很湿润,白天太阳高照,土壤又会变得很干燥,百合在这样的地里,才能长得好。太湖渎区有夜潮地,而山区则有山砂地。
如今,在宜兴农林科技人员的努力下,宜南山区也能种出传统的宜兴百合了,而且产量高、品相好。他们还尝试通过百合提纯复壮、种球繁育,使百合亩产量、品质有更大的提高。这些有效的举措,让宜兴百合栽培出现恢复性增长。
宜兴百合必须打顶
湖㳇镇,徐舍镇等地方是人工栽培技术发展的受益者。
徐舍镇烟山村村民陈敖清今年种了十几亩地,基本都是租的地。“由于百合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,需要轮作种植。一般来说,一块地需隔四五年才能再种一次。”
种植百合需要一整年,每年九十月份下种,来年七八月份才能收。百合病多,虫很少。下种时要使用多菌灵处理种子,预防病害发生。
百合在冬天先长根,到春天才发芽。小满左右,要把百合植株的顶打掉,减少养分消耗,促进鳞茎发育。“不打顶,会影响长百合。”陈敖清说。
宜兴百合花少见,其实也很美。
7月份,百合的杆就会枯萎。如果雨水多,杆就死得早,雨水少,则死的晚。陈敖清说,杆死了,百合就不继续生长了,所以,杆死的越晚,百合的品质会越好,如果能坚持到7月底8月初,百合的品质是最好的。
百合像大蒜一样,生长在土里。百合的杆枯萎后,没有经验的人,无法分辨,哪里种着百合。对于陈敖清来说,种植百合很费人工,仅除草就要十几次。下种、打顶、挖百合,都需要大量的人手。
涉及到用人,永远是最累心的。
按自然规律,百合在地里不挖出来是最好的保存方式,三个月都不会有变化。但会有人去偷挖,所以,离家远的地,百合要提前收回来。离家近,能照看到的地,可以晚点再收。
挖百合需要人工,一个青壮年,一天能挖2分地。陈敖清种了十几亩地,要请几十个人,同时帮忙。
有些人不好好干活,百合是分列种植的,他会只挖一列,然后用土掩盖住另一列,伪装成挖过的样子,如果没有被检查出来,事后,他就会回来挖。如果被发现,对方还会吵闹起来,“租了他们的土地,就要请他们干活,干得不好,也没有办法。”陈敖清一说起来就很苦恼的样子,管理很难,有一些罚款机制,但难以奏效。只能怀柔,好吃好喝供着。
白、大、苦、糯,是百合品质的四要素。相比太湖渎区出产的,山区的产品,苦味淡了些,这跟小气候有关系。在挑选百合时,尽量选择购买果形饱满、掰开后内部没有斑点的百合。陈敖清介绍。
以先了解到,虽然宜兴百合栽培已出现了恢复性增长,但冒充本地百合数量惊人 。
“金果”,golden pear,这个灿烂的名词并不特指某种水果,更多是借物抒情的寄托。
特惠价:30元 /斤
帝都究竟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产?秋天的京白梨。提出异议的,别跟我说你是北京人!
特惠价:30元 /斤
你爱龙眼,还是葡萄?你爱葡萄,还是葡萄酒?
特惠价:30元 /斤
你爱它娇艳的花,我爱它苦香的油
特惠价:30元 /斤
浏览:1928次
浏览:1928次
浏览:1928次
浏览:1928次
浏览:1928次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