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太薄了,我的甜蜜只在当下

来源:视讯中国 时间:2017-04-05 20:18:24.0

枣子,对于北方,是最家常的。如果你是一个纯正的北方人,那你不可能没有一个摘枣,偷枣,吃枣的童年。枣树就种在自家的院子里,在我的成长的记忆里,鲜食的枣子只分为两种,甜的,和不甜的。落在我童年记忆里的枣子,没有品种,都被黄骅人统称为“笨枣”,是做醉枣的原料。黄骅人的记忆是留给冬枣的。

清脆香甜的冬枣        

一颗冬枣是否好吃,由咬下的第一口就能判断。

门齿切割枣皮,进入枣肉的“咔嚓”的一声,是否能响得切金断玉。

枣皮提供了“脆”所需的硬度,这就要求枣皮的厚度适当,薄薄的刚好,皮厚则费牙了。

枣肉则负责“酥”,伴随着牙齿的每一次“咔嚓”、“咔嚓”地切割研磨,果肉的细胞壁应声破裂。这时候你可以查看一下,你咬出的横截面,果肉是淡淡的苹果绿色,组织紧凑而细腻。

随着细胞壁的破裂,其中的汁水喷溅出来,枣子是否甜,在这一刻得以凸显。

随后的问题是,这种唇齿间的快感究竟能持续几次,一颗多肉的圆圆的冬枣可以供你咬下这惬意的2~3口,留下一个小小的枣核。

至于回味,又回到了枣皮的老问题上,枣皮的残渣会让你尝到一点儿苦涩。

枣皮的厚度特别为黄骅人津津乐道。相对于沾化冬枣,黄骅冬枣的皮略薄。据说这是黄骅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的。


晨光中的黄骅渔港

黄骅齐家务有点儿小海洋性气候,因为海就在不远处。

膏油正肥的黄骅梭子蟹

黄骅在河北沧州。我由黄骅的“骅”字,臆断黄骅的历史很长。黄骅其实是1945年后的新名,此地在民国时叫新海县,在明代叫东隅,秦代叫高城县属于渤海郡。望文知意,黄骅就在渤海边,河北省的东南角,贴着天津滨海区。黄骅保存了一片明清的古枣林,在黄骅东北端,齐家务的聚馆村,黄骅人认为冬枣的起源地就在这里。

今年9月底,以先团队(微信号:yixianshicai)从本部北京取道天津,到达齐家务聚馆村时已是中午。黄骅的秋天一般都是响晴薄日,很少下雨。9月底,这里的昼夜温差大概10度,冬枣的糖分在每个冰凉的夜间积累。

 

专家考证,聚馆村的冬枣在元朝得到了大面积栽种。但更多关于冬枣的记载都出自明代。明代弘治年间(公元1470—1505年),明孝宗的皇后张氏是沧州人,她的两个弟弟被派来沧县疏浚兴济减河,兴济减河在聚馆村的南边。他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了圆圆的冬枣,并当将其作为家乡特产进献,让冬枣成了贡品。

聚馆村的村民98%都姓刘,刘氏家谱里也提到,明永乐二年,公元1404年,刘姓迁沧的始祖走到聚馆村的枣林,吃到了个大脆甜的冬枣,决定在此立村。

明正统年间(公元1436-1449年),吏部天官王翰回乡途径枣园,吃到了“美不可言”的冬枣。王翰的老家在王帽圈村,由此向南50公里处,现属沧州海兴县。他要求村民嫁接培植聚馆村的冬枣。黄骅人认为冬枣此后一路向南,到达了山东沾化。但沾化也自称是冬枣之乡。据介绍,黄骅冬枣和沾化冬枣同属鲁北冬枣,都是嫁接品种。第一株鲁北冬枣树究竟生在哪里尚无定论,研究者推测是真正的冬枣嫡祖树是由多个品种嫁接而得。

 摘冬枣的女子们装备很齐全

挑图时发现原来她们偏爱黄色的头巾

 “您这样挑的话,我不卖了!”

刘信照是精品园的管理员,他回忆,小时候一到枣熟的时候,爷爷和父亲要把家里的被子铺在嫡租树下,把枣从树上摇晃下来,拿到天津去买。不然,冬枣太酥脆了,掉在地上就碎了。

铺棉被的方法至今沿用。摘枣人像是采茶人一样,腰系布兜。冬枣种植人刘玉德说,这枣儿皮太薄,如果掉在地上一摔一磕碰,就容易对枣儿造成损害,所以用这个兜儿,兜是软的,清撩清放清撂,对枣儿损失小,容易长期保存,对枣儿的果质没有损害。黄骅人说枣这个词儿的时候,带一个亲切圆满的儿话音。

摘枣的女子会更讲究一些,她们会裹上老式的头巾,戴上口罩和质地柔软的手套。风吹和日光让她们肤色变褐起皱。公路边卖枣的女子也都是同样装束,她们叼着烟卷,招呼着客人,很有燕赵人的豪气:““想尝多少就尝多少,吃饱都行!”而如果客人在买枣时还要一个一个地挑枣,那她们情愿干脆地回绝:“我的枣都是一个一个从树上摘最好的下来,您这样挑的话,我不卖了!”

我们碰到陈艳霞的时候,她正裹着头巾在枣园的的公路边向过路行人售卖冬枣。她从二百公里外的唐山嫁到黄骅,对于种枣儿的业务已经相当熟悉:“种冬枣的话,在四月份左右就要打芽子;五月下旬要对枣头摘心;六月份枣花开了之后要开甲……”

开甲就是对枣树进行环状剥皮处理,借以提高果实品质。开甲的过程颇具仪式性,在枣树盛花的初期,选无风的晴天。初次开甲的枣树,在距地面30厘米处,刮掉宽1.5cm的树皮,露出粉红色的皮层,再刻断并剥掉0.6cm的韧皮,露出木质层来。中国人对枣树实施开甲,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。

黄骅孔店村的冬枣交易市场

所有冬枣要先经过人工挑选,剔除坏果子

冬枣被放进大小分级机里滚进不同尺寸的进行分级,再装箱。经过挑选、分级的枣能提高一倍的价钱


驱车在黄骅的公路上,路旁全是绵延不绝的枣园。黄骅境内的很多村庄都以冬枣为业。生活所需的粮食蔬菜由专门的集市供应,境内会产生大污染的工厂企业完全不准开办。

从黄骅市区往西约15公里的孔店村,有全国最大的冬枣专业市场——中国黄骅冬枣市场。

每年9、10月份的采摘季,黄骅各地的冬枣种植户会在这里聚集,为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冬枣商贩提供当年的新枣。

“这枣有点青,有点小,有点软啊。”在当地种植户用三轮车拉来的整框整框的冬枣里,每个收枣商贩都有刻意地把卖相不好的冬枣挑选出来,放在一起,显得分外差劲。

品质好的黄骅冬枣,颜色是半黄半红,个头是肉丸大小,果肉是很结实的。收枣商贩故意贬低其品质的做法,自然是为了压价的惯用伎俩。据了解,冬枣的收购价格从早到晚都在变,同样品质的冬枣,可能早上的价格是一斤5元,下午就跌到了4.5元。

我们在这里碰到了来自沈阳,天津,石家庄的冬枣商,却没有北京的。

出发之前,以先团队试图在北京本部预习一下黄骅冬枣,在菜场的水果摊上转悠了很久,老板发话了:“别转了,都一样,全是山东沾化的冬枣。”

聚馆村的村支书刘洪旺表示,黄骅冬枣不能大量进入北京还是产量原因。产量就那么多,而且就十一前后的那几天。以聚馆村一村为例,冬枣的产量是一百多万斤,主要供应周边采摘的需求。采摘的游客来自天津,石家庄和北京。”另外,黄骅冬枣的皮太薄经不起运输磕碰。

聚馆村人有个说法,冬枣需要马上吃,早上摘的下午就不好吃了。他们把稍有磕碰的冬枣削去伤处,上锅,做成蒸枣羮,口感变得肉肉的,甜度得以保留。 





我是小先,我的家叫以先,

是一个有信仰的食材平台。


食材有信仰。每个地方的食物都带着强烈的本地属性,每种食材都忠实于自己的成长经历。我们的追求是“一地一品,有本有源”,以县(市)为单位,寻找当地最具代表性的食材及其生产者或经营者。

有信仰的食材,就是本地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与人关系密切,存在于人的记忆里。

发现它们,并分享给读者,是以先的使命。请关注以先,让我们的生活有些不同。



下期预告:

第一次看到宣化葡萄的人,都会被漏斗型的葡萄架所震撼。等大家静下心来,葡萄本身的美妙才能慢慢打动我们。


皮薄肉脆、酸甜适口、刀切不流汁、品质上乘,这些词,说的就是宣化牛奶葡萄。



长按后识别二维码,关注我们 




网友评论

全部评论
溯源关键词
优品有好货
  • “金果”黄金梨

    “金果”黄金梨

    “金果”,golden pear,这个灿烂的名词并不特指某种水果,更多是借物抒情的寄托。

    特惠价:

  • 冬枣甜蜜只在当下

    冬枣甜蜜只在当下

    冬枣不仅味道可口、皮脆、肉质细嫩、汁多无渣、甘甜清香,而且营养极丰富。

    特惠价:

  • 宜兴百合

    宜兴百合

    如何区分宜兴山百合与普通百合

    特惠价: